位置: admin >> 校务管理 >> 党建管理 >> 正文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周一讲汇编
  

卷首语

 党的十八大提出,倡导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倡导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倡导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,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,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。

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”,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,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,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,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。富强即国富民强,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,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,也是国家繁荣昌盛、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。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,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。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,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。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,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。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,是对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的,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,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。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,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。

“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”,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,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。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,是我们党矢志不渝、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。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、存在和发展的自由,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,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。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,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。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,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、平等发展的权利。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,它以人的解放、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,是国家、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,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,是实现自由平等、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。

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,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,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。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,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,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。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,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。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,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,促进民族团结、维护祖国统一、自觉报效祖国。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,要求公民忠于职守,克己奉公,服务人民,服务社会,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。诚信即诚实守信,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,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,它强调诚实劳动、信守承诺、诚恳待人。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、互相关心、互相帮助,和睦友好,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第一篇:富 强 

国家的追求,国人的奋斗

姜艳君

核心价值观24字,第一组就是富强,何谓富强?财富充裕,力量强大。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主之所以为功者,富强也。故国富兵强,则诸侯服其政,邻敌畏其威。”在习大大的中国梦里,国家富强,民族振兴或者复兴,人民幸福。两个一百年:一个一百年,建党一百年,1921年-2020年第一个100年。到建党一百年时,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。还有六年时间。何谓国家富强?虽说30年来,13亿普通劳动者前赴后继艰苦卓绝劳动,国家变富裕了,还不强,国家富强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首要心声与期盼。周边的环境一直险恶,历史上与周边国家的征战没有停止过,几次被其他民族征服蹂躏。中国只有成为强国,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要成为海洋强国、文化强国、人才强国。另一个一百年,建国100年,1949年-2049年,还有35年。建国100年时,基本上实现现代化,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。

富强,就是民富国强。人民怎么富呢?首先通过劳动、踏实工作自足,自己生活吃饭不愁,住房不愁,上学不愁,就业不愁,看病不愁。具体来说,继续计划生育,落实二胎政策,人口红利继续产生。二,观念上知足者富。少折腾,减少巨大亏损源,如积极树立正确健康观念,积极参加大妈舞蹈保持身材少生病住院,减少癌症发生,减少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致残住院,杜绝大量无为消费,减少巨额医疗费支出;养成良好交通安全观念,无论步行、骑摩托车、电动自行车还是驾驶三轮或者四轮汽车或者电动汽车,都要遵守红灯停,绿灯行的基本规则,不抢道,礼让,不斗气,心态平和。减少车祸等一些人为灾害造成的家庭经济大额流血、失血。三注意躲避一些天灾人祸,如少出去旅游。无论做什么,都要预期安全评估。有安全隐患这不出行。四是国家继续健全医保、老年保障、社会救助应急兜底。五是国家确实缩小贫富差距,控高提低扩大中等阶级群体队伍。六是继续治理腐败。民富了,国家税收有保证,逐渐增加国防投入,发展海洋军队先进设备,航天军防空设备,实现强军目标;发展教育、科技创新,用先进技术引领经济发展、社会发展,制造出人民更需要的生活用具、更多节能环保产品,改善空气,实现生态平衡,人民幸福感提高。中华民族走出国门不被歧视,不被抢劫,安全行四方。

当前阶段,处于危险阶段,海军还不强,竞争剧烈、紧张,有时还有血的代价。冲过这个雷区,就平安了。大家明白多妻制,导致家庭家族混战;多党制导致乌克兰、埃及、泰国乱纷纷,难以统一全社会力量建设国家,弊病显著。稳定是国家富强的有力保证。一些人也希望搞乱中国,绑住中国发展步伐,唱衰中国经济,暗地支持暴恐分子。都和大家富强的愿望背道而驰。

中国富强仍需大家努力!

 


 

 

第二篇:民 主

共同的政治理念,多样的道路选择

李 伟

自鸿蒙初开,人们便不断追问一个问题,我们的国家当由谁做主?应当为谁服务?社会靠谁来治理?历史给出的答案是,国家主权在民,当为民众服务,由人民确定管理方式,建设民主政治。

  国家主权在民,是政治民主的本质含义。民意是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础,民意代表组成国家最高权力机关。国家的前途命运,由人民来选择;政党的施政纲领,由人民来检验;社会的焦点热点,由人民来讨论。

  国家服务人民,是政治民主的内在品质,代表多数国民的根本利益,是国家的根本职责。国家要发展经济,增加国民收益;国家要维护正义,保障社会公平与秩序;国家还要提供公共服务,做好民生工作,建设公益设施。

  国家由人民治理,是政治民主的实现方式。政府首脑由人民选举,对人民负责;官员要接受人民监督,由人民评议;重大问题让人民知情,社区由人民参与管理。

  历史经验反复表明,政治民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。拥有了政治民主,人们能够自由选择,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;能够更好地发挥首创精神,激发创业的热情;能够自由表达观点,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  历史经验反复表明,政治民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模式。国家只有充分代表民众意愿,努力维护国民利益,才能赢得国民的认同。统治者如果毫不顾虑国民感受,与民争利,民众必然与执政者离心离德,甚至导致朝代的更替。

  民主,成为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。古时候,人民期盼着能够出现民之主,即能够很好维护民众利益的开明君主;近代以来,获得选举权的民众期盼着选出民知主,即选举能够代表自己的执政官;当前,人们更期望能够实现民自主,即对重大社会事务的参与管理。

   数千年来,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,民主正在由少数政体变成多数政体,从特殊政体成为常规政体。这里面凝结着人类的希望,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。

  民主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,但是民主从来没有现成的模式。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总是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使命选择自己的道路。照抄照搬只会导致南橘北枳。

  各个国家的民主制度,总有自己的发展条件。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,是因为它以商贸经济为主体,破除了氏族社会依赖的血缘关系。英国是议会制度的发源地,是因为它在中世纪就有了宪章和议会体系;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代表,是因为它是个移民国家,最初就实行社区自治。

   对民主典范的照抄照搬,总会导致各种问题。墨西哥与美国一道铁丝网相隔,实行的是美国体制,却是贫富分化,矛盾交织;亚非拉国家发生了“颜色革命”,推行西方民主,却导致社会动荡,经济停滞。

  中国长期实行封建专制,但也探索形成了民本政治,强调“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”。为了推动生产发展,政府要敬授天时;为了倾听民众意愿,历代都有言官巡视;为了吸引人才治国,推行了科举考试。中国长期以来走在世界前列,离不开民本政治。

  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,人民民主就是我们始终高扬的旗帜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民主政治不断推进。1978年11月,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决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,中国农民开始自主决定自己的道路。1989年11月,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,废除了领导终身制。2004年9月,全国人大举行了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。2008年,国务院公布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……虽然这条道路还不完善,但它是中国人民努力探索的正确方向,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,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。

    历史经验反复表明,再好的民主制度,都要由人来落实,国民民主素养高,民主就能发挥良好效益;国民民主素养差,就会把国家变成烂摊子。建设优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,要求我们每个公民形成民主素养、民主习惯,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生活态度、生活方式。

  把民主转化成生活方式,首先要求每个公民都形成主人翁意识。要摒弃事不关己、高高挂起的陋习,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力。我们应有以岗为家的意识,以爱家的热情做好自己的工作,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。我们应有把城市当作家园的意识,以构筑温暖家庭的热情建设宜居的城市。我们应有公益意识,把服务公共生活当成自己的事,对需要帮助的人们,我们应当伸出援手。

  把民主转化成生活方式,要求每个公民都形成法制规则意识。我们要摒弃封建江湖观念,坚守公共道德、公共秩序。我们要按照规则办事,少去找熟人拉关系;我们讲究坦荡做人,少些宗派小团体;我们要少些当官发财意识,树立执政宗旨意识;我们需要强化人格平等观念,少些等级意识与奴才意识。

  把民主转化成生活方式,还要求每个公民都形成宽容的心态。我们要摒弃非我即敌的对立思维,形成多元包容的意识。我们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权益,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;我们应当有对话观念,而不能只想着如何压制对方;我们应淡定面对不同利益,而不能想着去损害别人的利益。我们要多进行换位思考,多些合作共赢意识,民主才能造福我们自己。

 



第三篇:文 明

国家的软实力,国民的硬素质

邹丽杰

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第三个价值目标。在现代汉语中,文明是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,与“野蛮”相对应。事实上,关于“文明”一词的释义众多,呈现出“雅努斯面相”。通常而言,广义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开放状态,是指一个社会集团中的综合文化素养。广义的文明有不同类分,有指思想体系上的中华文明、西方文明、伊斯兰文明等;有指生产方式上的农业文明、工业文明、生态文明;有指成果创造上的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。狭义的文明则是指某个对象所具备的文化素养、思想素质、道德品格和教育水平等。

  文明不等同文化,但两者又紧密相连。文化是整体,文明是其中的部分;文化是源,文明是流。文化着力于“化”,以文化育,以文化人,以文化成天下,即对世界的开化和改造、对人的教化;文明着眼于“明”,即对世界改造的结果及其所体现出的摆脱野蛮、走向开明自觉守序的进步状态。

  如恩格斯所说:“文明是实践的事情,是一种社会品质。”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,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,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。文明不仅是哲学范畴,也是历史学范畴。改革开放以来,从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”到“五位一体”,展现了中国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。从“一手抓物质文明,一手抓精神文明”到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、社会文明、生态文明的相互协调、相互促进、相互制约,形成了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。其中,生态文明是前提,物质文明是基础,政治文明是保障,精神文明是灵魂,社会文明是目的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文明意味着高度繁荣的文化、高度自觉的精神,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具有良好的秩序,风气淳朴,而民众富有涵养,外在有礼,内在友善。

文明是国家发展的状态。任何一种健康文明都不是凝固僵化的,而是流动发展的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: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文明因互鉴而丰富。”现代文明不应是丛林文明的延伸,而是文明之间的包容发展。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动力。因而应秉持着文明是多彩的、是平等的、是包容的态度,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,相互尊重,共谋发展。在全球化时代,我们既是“中国公民”,也是地球村的“村民”。作为一个文明大国,我们应当观大势、识大体、顾大局,协商共识,和而不同,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交融、互鉴学习,实现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,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祥和。